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藺坊社區積極創新基層治理模式,堅持黨建引領,著力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,物管委、物業、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“三駕馬車”協同共治新格局,通過機制創新與多方聯動,有效破解了一系列治理難題,推動社會治理效能和居民幸福感雙提升。
精準排查拓新路,從“被動接收”到“主動發現”
社區組織網格員力量全面下沉至樓組單元,每月開展“走百家門、知百家情、解百家憂”的“三百”行動。通過面對面交流與實地巡查,網格員重點排查安全通道是否暢通、電瓶車是否違規入戶、公共車庫是否堆放雜物等問題。在全面掌握信息后,做到胸中有藍圖、整改有目標,為整改工作順利推進提供有力數據支撐。通過網格下沉全域摸排,藺坊社區改變了以往問題依賴居民上報的被動局面,實現了從“等問題上門”到“主動找問題”的轉變,為精準治理提供了清晰詳實的第一手資料。
構建協同新格局,從“單打獨斗”到“多元共治”
如何疏通這些“堵點”?藺坊社區通過黨建引領三駕馬車有機融合,聚攏一群人、議出一條路、解決一筐題。社區充分發揮物管委的統籌協調作用,聯動物業公司、黨員代表、居民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定期召開協商議事會,共同研商治理方案。物管委從“邊緣角色”轉變為“治理核心”,物業公司從“單線服務”轉向“協同履職”,居民從“被動接受”到“主動參與”,真正形成了事有人管、難有人幫、治理合力持續增強的良性運行機制。
創新治理破困局,從“急難愁盼”到“滿意點贊”
藺坊社區建立了“網格摸排-月度清單-物業整改”的閉環治理機制。社區每月匯總形成重點整改任務清單,明確責任主體與完成時限,由物管委跟蹤督促物業公司逐項落實。一批長期困擾居民的公共車庫堆放、公共照明、垃圾堆放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,實現了從“呼聲無人應”到“件件有回音”的跨越,居民獲得感、滿意度顯著提升。
斜塘街道藺坊社區始終以黨建引領為核心,統籌協調居委會、物管委、物業服務企業“三駕馬車”同向發力、協同聯動,通過明晰權責、健全機制,推動各方既各司其職又緊密配合,實現問題聯治、資源聯享、服務聯抓,讓居民切實感受到“家門口”的變化,讓百姓的獲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續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編輯 朱靜
2025年9月17日